本 期 要 目
◆王炯主持召开推进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
◆李明清在乌江彭水段巡河时强调 强化生态治理确保流域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
◆郑向东在大宁河巫溪段巡河时强调 加强全流域生态保护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张安疆实地巡查梅溪河并对幸福河湖建设提出要求
◆姜国杰在琼江潼南段巡河时强调 通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持续巩固琼江幸福河湖创建成果
◆江津区建立“三网”筑牢江河安澜坚实防线
【市级河长动态】
王炯主持召开推进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 近日,推进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滩河市级河长王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清零成果,加大城乡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持续开展消除黑臭水体专项行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监测和巡查,运用现代化技术理念和方法,以数字赋能提升河流整治质效,确保全流域全面动态清零。要认真贯彻市级总河长令,对照要求制定细化落实举措,明确梁滩河及各区段目标任务、工作举措、责任分工,将河长令规定的重点任务纳入“一河一策”年度规划,建立台账、打表推进、精准施策,加强统筹调度,确保整治工作整体推进、协同联动、落地见效。要坚持远近结合,重点推进梁滩河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项目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围绕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强化执法监督等方面,系统谋划梁滩河“十五五”整治思路,争取更大支持。
李明清在乌江彭水段巡河时强调 强化生态治理确保流域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江市级河长李明清到乌江彭水段开展巡河。他强调,要压实河长责任。各级河长要切实履行巡河职责,深化“智慧河长”系统应用,强化无人机巡查和智能监控;加密重点河段汛期巡查频次,完善水文监测预警机制,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全力保障度汛安全。要强化生态治理。严格岸线空间管控,持续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加大非法采砂打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确保流域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要巩固禁捕成效。完善“人防+技防”立体监管体系,强化执法巡查力度,健全退捕渔民就业帮扶机制,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禁捕水域管理秩序。要推进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百里乌江画廊”生态优势,科学规划沿河景观带建设,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水上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郑向东在大宁河巫溪段巡河时强调 加强全流域生态保护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近日,市政府副市长、大宁河市级河长郑向东到大宁河巫溪段开展巡河。他强调,要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全流域生态保护,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要加强水质监测与生态修复。加强流域生态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维护河流生态健康。要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加强河道巡查,严格管控岸线开发;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通过一个问题的整改推动一类问题解决,实现涉河问题清零,确保大宁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要推动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巫云开高速通车契机,完善沿河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以路串景、以路为景”的生态旅游模式,吸引更多游客。
张安疆实地巡查梅溪河并对幸福河湖建设提出要求 近日,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梅溪河市级河长张安疆赴奉节县巡查梅溪河,听取上半年河长制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汇报。他强调,要压紧压实各级河长责任,进一步强化履职担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做好常态化巡河管河护河治河任务,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要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对于各级河长巡河发现的问题,要即查即报即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要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进一步完善梅溪河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上下游联动,力争明年底建成幸福河湖。
姜国杰在琼江潼南段巡河时强调 通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持续巩固琼江幸福河湖创建成果 近日,市政府副市长、琼江市级河长姜国杰赴潼南调研防汛抗旱工作,巡查琼江及其支流水质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以贯之落实好河长制各项工作,强化川渝合作、上下游联动,通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持续巩固琼江幸福河湖创建成果。要加强对河道的日常巡查与监管力度,常态化抓好河道清漂保洁,持续推动琼江水质改善向好。要全面压实防汛责任,密切监测雨情汛情,加强风险预判预警,强化应急指挥体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备汛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幸福河湖建设】
彭水县“五抓五促”推进芙蓉江(彭水段)幸福河湖建设 一抓党建引领,促责任贯通。构建“三级河长+网格员”责任网络,实现25名河长与62名网格员“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创新“主题党日+护河行动”模式,10支党员突击队带头,17名党员及民间河长开展“净岸巡河”,带动群众参与河道清理200余人次。二抓智慧赋能,促监管提效。依托智慧河湖监管平台,实现“巡河—预警—处置”闭环管理,布设90个智能监控点,全年预警16次,处置问题26项,拆除润溪电站拦水坝,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率100%,河湖隐患消除率100%。三抓项目攻坚,促生态提质。实施“治污强基”工程,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站8座,铺设管网9.8公里,实现流域全覆盖。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26平方公里,拆除小水电站5座,增殖放流鱼苗6万尾。四抓多元共治,促护河合力。借力“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联动新媒体,发动摄影协会、钓友部落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深化区域协作,与武隆、道真签订《芙蓉江河长制联防联控协议》,建立联合巡河、数据共享、应急响应“三项机制”,流域水质达Ⅱ类及以上。五抓生态转化,促富民增收。实施幸福河湖项目18个,惠及沿岸群众1.9万人。串联摩围山氧吧、黄地峡民宿等资源,打造生态旅游“金名片”。培育布福娜中药材基地、大垭乡生态鱼等特色产业,实现“治水”与“致富”双赢。
【区县经验交流】
南岸区“四步攻坚”纵深推进河长制 一是切断工业“污水源”。投运茶园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新增处理能力5万吨/日,推进重庆经开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450家企业源头管控入户排查,对60家涉工业废水企业实行动态监管。二是疏通生活“排污脉”。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及超长期国债5.9亿元,推进12个片区排水管网改造,累计更新改造排水管网126.4公里,整治雨污错混接点位及三四级缺陷点位5800余处。三是斩断港口“污染链”。3家水上运输企业、9个码头全部接入“船E行”系统,实现船舶污染物“收集—转运—处置”全闭环管理和全流程数字化追踪。完成13个泊位岸电设施改造,岸电使用量达23万度,使用率提升至 93.11%。四是守牢饮水“安全线”。撤销2个乡镇饮用水源地,改由城市供水,定期检测28项常规指标,加密监测109项全指标,动态清零环境隐患问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连续9年评估为“优秀”。
江津区建立“三网”筑牢江河安澜坚实防线 一是织密“责任网”。完成222座水库、88座水电站、78处山洪灾害易发区、11处防洪薄弱环节及8个在建水利工程三个责任人更新公示,修订完成222座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及9座水文站超标洪水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开展演练。二是织牢“排查网”。全面梳理防洪薄弱点、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八张风险清单”,实行清单动态化监管,对问题隐患逐一落实整改措施,整治安全隐患101个,建立滚动排查隐患机制,密切关水库、山坪塘重点区域重点区域,实现闭环管理。三是构建“监测网”。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领导带班+水文值班”双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水雨工墒情变化,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全面开展水文站、雨量站、水位站、墒情站等监测设施设备检查,确保畅通率达95%以上。
合川区“多措并举”提升河长制工作质效 一是抓河长考核促履职质效。出台区、镇级河长考核办法,将河长巡河、问题整改、水质情况等纳入考核指标,严格打分晾晒评选出2024年度优秀区级河长9名、镇级河长75名,并报送区委组织部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依据。二是抓“一河一策”促治理质效。印发2025年河长制工作要点,明确24项主要任务;分解细化36条区级以上河流“一河一策”6大类433项任务,上半年任务完成率达55%,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32条区级河流水质全部达Ⅳ类及以上。三是抓联防联控促联动质效。落实巡(护)河员 283名、民间河长 44名、社会监督员13名,凝聚“河小青”、“巾帼护河员”力量,开展宣传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4次,召开川渝河长、“河长+检察长”等联席会议4次,联合巡河、联合清漂300余人次,形成河长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强大护河合力。
【简讯】
△近日,水利部发布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重庆市2024年度考核等级均为优秀。
△近日,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河长办联合召开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工作座谈会,并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
△近日,合川区河长办分别会同四川省华蓥市河长办、四川省武胜县河长办到代峨溪、南溪河开展联合巡河,查看河流水质、河面清漂等情况。
△近日,渝中区河长办组织全区党员志愿河长、河长制社会监督员、各涉河街道工作人员及社区河长共100人开展渝中区2025年河长制工作培训会,并为10名区级河长制社会监督员颁发聘书。
全文下载:重庆水利(河长制)工作简报2025年第4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