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走进水利
  •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433Y/2024-00159 [ 发文字号 ] 渝水议函〔2024〕 87号
    [ 主题分类 ] 水利、水务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水利局
    [ 成文日期 ] 2024-04-28 [ 发布日期 ] 2024-04-28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206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川渝跨界河流联合治理能力的建议》(第0206号)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贵单位对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的关心支持和提出的高质量建议。川渝共处长江上游,山脉相连、水系同源、河流相通、生态相依,跨界河流星罗密布,两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020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四川省不断建立完善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跨界河流数字智治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深入开展跨界河流联合治理,跨界河流面—1—

    貌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25个川渝跨界河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实现100%、较实施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该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充分肯定并推广。

    一、突出有能有效,推动联防联控机制提档升级。一是健全完善合作机制。在全国首创成立跨省市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互派3名同志集中办公、累计互派4期24人次,统筹推进川渝跨界河流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河长制六大任务,共同研究解决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涉河管理保护的重难点问题。出台《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签署

    《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在联合治理、信息共享、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深化合作。二是强化法制保障。同步通过、同步公布、同步实施《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统一流域治理和资源保护标准,依法加强跨界协同治理。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建立跨区域、跨流域项目审批协调机制,完善跨界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的规划审批合作机制。三是畅通参与渠道。全面推行“河长+警长”

    “河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公安、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定期开展川渝联合执法行动,壮大巡河员、护河员、河小青、巾帼护河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爱河护河活动, “同—2—

    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十万名川渝“河小青”长江上游地区生态保护行动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二、深化流域共治,全力提升跨界河流联合治理能力。一是开展联合治理。共同编制印发铜钵河、琼江、大清流河、南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共同投资23亿元实施

    130余个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联合印发《琼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三年行动计划》《川渝共同建设琼江幸福河湖实施方案》,联动实施长江干流造林绿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携手打造跨界河流幸福河湖建设的全国样板。二是推进流域生态补偿。签订《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共同出资设立川渝长江流域保护治理资金,专项用于长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河流保护治理工作。三是强化联动督察整改。联合印发《新盛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改督察联动工作方案》,共同治理新盛河流域水质超标问题,该做法得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肯定。

    实施四轮跨界河流联合暗访督查,排查整治河流管理保护问题

    640余个。

    三、抓好资源整合,坚持不懈推进跨界数字智治融合。一是共编管河护河“任务书”。以流域为单元,采取“一个方案管两地”模式,在全国率先联合开展濑溪河、塘河、大清流河等跨界河流健康“体检”,共同编制23条重要跨界河流“一河一策”

    方案。二是共制河流信息“一张图”。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水—3—

    系图,汇编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图表集,将8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跨界河流上的51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 10个生态流量国控断面、25个水质国控断面等涉河重要信息纳入“一张图”管理。三是共享涉水数据。通过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共享98项涉水数据,包含河流水文、水库水情、河道水情、农村饮水安全、洪峰水情预报等各类数据,其中水旱灾害防御方面实现关键站点水雨情100个站点信息实时共享。

    四、坚持“一盘棋”谋划,优化提升跨界水资源配置。一是共签协议明晰任务。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合作备忘录》,成立四川省水利厅厅长、重庆市水利局局长担任“双组长”

    的水利合作专项工作小组,共同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共商跨界河流水资源配置。二是强化重大项目引领。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快建设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联合推进长征渠引水(计划以四川省青衣江和大渡河为双水源,设南、北两条总干线,南总干线不流经重庆,北总干线在大足区进入重庆,供水区域覆盖长江以北、嘉陵江以西片区,工程建成后,重庆年引水量11.97亿立方米,覆盖灌溉面积468万亩、供水人口

    880万人)、川渝东北一体化(计划在城口县、开州区新建水库,利用城口、开州区位的高程优势,向小江、普里河、龙溪河等河流补水,工程建成后,重庆将年新增供水量7亿立方米)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优化提升跨界河流水资源配置。三是合理进行水量分配。细化国家水量分配方案,印发嘉陵江、涪江、渠江、濑溪河、御临河等5条川渝跨界河流的水量分配分解落实方案,

    加强调度管理, 2023年各河流均未超年度用水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深化“大水调”机制,共同调度、联合推进跨界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年度任务实施,持续开展污水“治三排”、河湖库“清四乱”、联合暗访等专项行动,加快重庆“智慧河长”平台和四川“智慧河长”系统对接,推动川渝跨界河流联合治理更加“有名有实”

    “有能有效”。

    此复函已经江夏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水利局

    2024年4月10日

    联系人:李大松

    联系电话: 155****2628

    邮政编码: 401147


    抄送:赵天智委员 ;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水利局办公室                                                             20244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