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山洪沟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第0424号)收悉。经与市应急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加快山洪沟治理项目建设事项已经采纳,无承诺事项;加大山洪沟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事项已采纳,无承诺事项。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山洪沟治理项目建设事项
(一)山洪沟治理情况
根据水利部统一安排部署,我市自2013年开始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以“保村护镇、守点固岸、防冲消能”为目标,选择山洪灾害危害严重,影响人口不少于 2000 人,影响范围内一般有 2 个以上行政村或 1 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流域面积一般大于 20 平方公里小于 200 平方公里的重点山洪沟开展治理。截至2025年,我市在31个区县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117条(含利用增发国债资金实施63条)。其中北碚区在2021年实施柳荫镇麻柳河山洪沟治理工程。
(二)工作推进措施
市水利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推动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落地建设,构建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工程体系。
一是提前谋划,充分储备。近年来,市水利局多次要求和指导各区县充分梳理山洪沟防洪治理需求,加强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储备,将储备项目纳入水利相关规划,并按照轻重缓急,对部分项目提前开展前期工作,便于在资金到位后尽早开工建设,发挥效益。在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全市申报规划治理山洪沟333条(北碚区4条);在重庆市2025年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中,全市申报山洪沟前期工作计划214条(北碚区16条)。
二是及时发声,争取支持。近年来我市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资金除2024年来源于增发国债资金外,其余年度均来源于中央水利发展资金。为加强我市山洪沟治理力度,市水利局多次向水利部提出支持重庆市山洪沟治理的请求。经市水利局积极争取,水利部已多次在计划任务外向我市增加安排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资金和任务。从全国总体情况看,重庆市山洪灾害防治县数量占全国的1.83%,实施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数占全国的3.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竞争立项,科学分配。为有效推进我市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分配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市水利局印发了《重庆市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竞争立项实施细则》。市水利局将加强对北碚区山洪沟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协助将山洪沟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做细、做好、做实,并在后续项目申报过程中同等条件下给予适当倾斜。
二、关于加大山洪沟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事项
(一)山洪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结合前期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经验,近年来,我市逐渐探索建立了以风险防控为核心,社会治理为根本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一是风险管控体系。2020年开始,市水利局先后印发《重庆市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指导区县开展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调整,使山洪灾害危险区设置更为科学、准确。2023年开始,又进一步针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在内的水旱灾害防御7大类风险隐患建立了“两清单、一办法”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全市共有山洪灾害危险区2683个,其中北碚区23个。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制定了《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职责》《关于深化极端暴雨应对“十二条措施”的通知》,健全覆盖市、区县、乡镇三级的防灾减灾救灾指挥体系,广泛公布“三个责任人”,更新公示3万余名各级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压紧压实“包保”责任。
二是监测预警体系。2023年开始,市水利局与市气象局深入合作,先后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水旱灾害防御合作协议,通过初步构建的水雨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综合提升了全市山洪灾害监测预报能力。一方面,市、区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均积极与同级气象部门合作,共享多时空尺度的降雨预测产品,开展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另一方面,2023年起,市水利局要求将山洪站点纳入水文站网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水文部门专业优势,进一步强化站网运维,优化站网整体布局。目前全市水文和山洪共建设水文、水位、雨量监测站5833个(北碚区82个),水位站密度约86km2/站(北碚区38km2/站),雨量站密度约18km2/站(北碚区13km2/站),基本满足《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标准。
市应急管理局也牵头构建了“44NN”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机制,落实“1+7+N”部门定期研判和临灾“三个一”会商研判制度,统筹气象、水利等部门落实递进式预报预警,迭代升级“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智能预警体系,积极推广“十户联防”经验做法,打通预警响应“最后一公里”。
三是群测群防体系。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主体在基层,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也必须以基层为重点。从2020年开始,市水利局督促每个山洪灾害危险区每年汛前全覆盖开展不少于一次山洪灾害防御演练,通过演练,让危险区责任人和群众了解当地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点等情况,在紧急状况下转移避险“方向对,跑得快”。此外,还通过现场科普、一线课堂宣讲、媒体传播等方式,每年不定期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和培训,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知识。通过持续宣传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基层,特别是村居两委干部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力争早日达到每名村居两委干部都掌握山洪灾害防御基本知识,并可独立组织人员转移的目标。
(二)工作推进措施
一是持续优化山洪灾害监测感知体系。一方面,加快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利用测雨雷达与气象部门天气雷达监测数据互为补充,提升“云中雨”监测精度,为山洪预报提供提前量。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站网合理性分析,结合风险点位梳理,持续优化监测站网布局。2025年已在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中向北碚区安排资金用于开展3个水位站更新改造,并整体调整优化站网布局,选择6个人员聚集或有重要基础设施且通讯条件较差的高风险区自动监测站,增设北斗三号卫星通信信道,提升站点极端条件下的通讯保障能力。
二是持续完善多阶段渐进式预警体系。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通过建设声光电现地预警设备和入户报警设施,复核调整预警指标等手段,逐步构建完善集风险预警、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于一体的多阶段渐进式山洪灾害预警体系,持续提升山洪灾害预警的预见期和精准度。
三是持续迭代数字化山洪防御体系。下步工作中,市水利局将以风险防控为主线,闭环管控为目标,依托正在开展的“政务·水旱灾害防御”应用建设,逐步实现风险识别精细化、指挥决策智能化、复盘提升可视化,助力山洪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市应急管理局也将不断迭代升级“数字应急·防汛抗旱一盘棋”应用场景,优化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模型算法,加快融入贯通“141”基层智治平台,赋能防汛抗旱智能研判决策,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此答复函已经刘忠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水利局
2025年4月17日
联 系 人:谢谦
联系电话:13500305543
邮政编码:401147
全文下载: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24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