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走进水利
  • 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水利局 > 政务公开> 通知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433Y/2025-00206 [ 发文字号 ] 重庆水利(河长制)工作简报〔2025〕3号
    [ 主题分类 ] 水利、水务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水利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07 [ 发布日期 ] 2025-07-07

    重庆河长制工作简报2025年第3期

    本 期 要 目

    ◆罗蔺在御临河巡河时强调 强化联防联控联治共同守护河清水秀

    ◆莫恭明到长江南岸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

    ◆重庆市第7号总河长发布并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开展政策解读

    ◆“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涪陵区“巡”“治”“策”三管齐下推动河长制走深走实

    【市级河长动态】

    罗蔺在御临河巡河时强调 强化联防联控联治共同守护河清水秀近日,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御临河市级河长罗蔺前往御临河开展巡河及防汛检查,在御临河岸边巡河,查看水质和岸线保护情况,了解御临河水环境治理等工作进展,检查防汛备汛工作。他强调,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修复为辅、人水和谐,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产业发展,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二是要压紧压实三级河长责任,加强河道日常巡查监管,用好数字化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盯牢排污口管理这个关键,持续提高城市污水治理管网建设运维水平。三是要加强御临河上下游区域协同联动,深化落实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构建贯通上下游、干支流的河湖治理闭环管控链条,持续开展联合巡河,凝聚跨界河流治理强大合力。四是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精心塑造最美岸线,高起点谋划沿线产业布局,打造高品质亲水空间,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五是要全力守护汛期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扎实推进防汛渡汛和自然灾害防范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莫恭明到长江南岸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莫恭明带队到南岸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长江雅巴洞江滩公园段河湖岸线管理情况,听取南岸区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工作情况汇报。他强调,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认识长江保护的重大意义,将长江保护法作为地方立法、监督工作的根本遵循。进一步落实法律责任,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长效巩固”全链条机制,对典型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公开曝光,让法治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最硬支柱。进一步完善联动联防机制,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推动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应急联处。结合重庆市第7号总河长令,加快南岸区幸福河流建设,积极探索“以河养河”模式,着力构建“生态管护+经济效益”良性循环体系,努力打造最美河湖岸线,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级动态】

    重庆市第7号总河长发布并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开展政策解读近日,市双总河长共同签发第7号市级总河长令,部署开展打造最美河湖岸线专项行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作政策解读。一是筑牢河湖安澜防护屏障。河湖岸线分区分类管控严格有序,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河湖“清四乱”行动常态化开展,到2027年,“三江”河道规划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比例总体保持在50%以上。二是建设绿色生态水韵廊道。河湖水域岸线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强化,河湖水域岸线治理巩固提升,到2027年,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区库岸环境100公里,累计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250万亩,建成河湖生态缓冲带120公里。三是打造开放共享亲水空间。建成一批沿河湖城市绿道,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开放共享,到2027年,完成主城中心城区109公里“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建成公园7个、滨江驿站42处,贯通滨江步道200公里。

    【川渝联防联控】

    “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近日,“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两地水利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就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创新构建流域协同治理新格局相关情况作介绍。五年来,川渝联动开展污水“治三排”、河湖库“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整治、阻水片林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230余次,推进濑溪河、大清流河、南溪河等一批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携手破解川渝两地最复杂界河铜钵河治理难题,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江津区深入推进川渝河长制跨界河流联合行动 一是河长履职有担当。与四川省泸州市各级河长常态化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河,区、镇、村三级河长集中巡河1次,区级联合巡河1次,镇级联合巡河6次、交叉暗访巡河8次,召开联席会议4次。川渝河长制跨界河流联合暗访发现问题13个,现已全部整改销号完成。二是联防联控有力度。“泸永江”三地水利、司法等部门开展巡江执法行动1次,联合合江县开展川渝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联合执法行动6次,对违规垂钓行为行政处罚20起,收缴非法捕捞渔具30余件,处置非法钓鱼案件2件,清理塘河河面约20公里。三是联合监督有成效。依托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建立塘河生态环境人大监督机制,开展联动视察调研活动,提出建立跨省市生态补偿机制、扩大“塘河流域护水联盟”范围等五大方面13条建议,有力推动塘河流域川渝河长制协同联动工作。

    【区县经验交流】

    渝中区“疏堵结合”落实“十年禁渔”一是大力宣传有效疏导。禁钓期前后定点推送短信30万条,沿江布设语音警示杆14个、告示牌130余组,日常巡护发放宣传手册12万余份,引导垂钓爱好者注册“渝钓通”4000余人,开展河长制暨增殖放流活动4场,增殖放流鱼苗66万尾。二是强力执法严格打击。渝中区交通输运委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渔政亮剑”等专项行动430余次,清理“三无”船舶21艘,查办涉渔刑事案件56件、行政违法案件92件。围绕菜园坝渔具城、雅兰电子城等涉渔市场打非断链,检查农贸市场、餐饮单位、涉渔市场主体920余家次,形成有力震慑。是努力变革科学管控。持续深化数智赋能执法监管,建成38个沿江高清摄像头,渔政AI预警系统智能预警,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均达到100%。落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垂钓管理向街道赋权,谋划跨区联合护渔站暨河长制工作站建设,推进智慧巡河和数字执法变革。

    涪陵区“巡”“治”“策”三管齐下推动河长制走深走实 一是在“巡”上做表率,带动整改提升质效。区委书记、区长两位总河长率先垂范、亲自推动,深入落实重庆市总河长令,带头排查流域“三排”“三乱”“三率”等问题,今年以来,示范带动各级河长巡河9439次,发现涉河问题324件,协调处置并督促整改321件,整改完成率99.07%二是在 “治” 上下功夫,狠抓问题落地销号。持续推进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整治,积极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累计整改问题9个,销号率100%,整改完成市河长办交办问题3个,交办并督促整改各类河库管护问题6件,开展总河长令全域治理专项行动,建立问题蓄水池和任务清单库,整治突出问题4个,纳入八张问题清单闭环管控。三是在“策”上再细化,明确任务稳步推进。定期进行断面监测,严控河库水质,深化细化“一河一策”方案实施,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联合开展跨界河流污水三排、河道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市上统一布署,完成“智慧河长”应用向“渝快政”迁移工作,各级河长“智慧河长”应用使用率100%,实现巡河智能化。

    【简讯】

    △近日,巴南区委书记、区总河长何友生主持召开巴南区2025年第一次总河长会议,传达学习《重庆市2025年河长制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河长制工作。

    △近日,临江河幸福河水文化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丰富的水文化资料和沉浸式场景,向广大市民全景式展现永川逐水而居、治水兴城的发展历史。

    △近日,南岸区河长办联合区食药环支队到长江开展夜间联合执法行动,现场发现并制止违规垂钓行为18起,放流渔获2斤,没收渔具20根。

    △近日,渝北区河长办、区委统战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组织50名志愿者,到御临河开展“岸绿水清 我们都是‘河小青’”巡河志愿服务活动,共巡河6公里,清理垃圾25.6公斤,发放宣传资料750份。

    △近日,石柱县组织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重庆市河长制条例》,通报2024年全县巡河查河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近日,九龙坡区河长办、区检察院联合召开2025年“河长+检察长”工作联席会,共同探讨农业养殖污染、水资源保护等十个方面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近日,南岸区南坪镇河长办联合社区组织35名志愿者,到长江开展“劳动最光荣 守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共巡河2公里,清理垃圾12袋。

    全文下载:重庆河长制工作简报2025年第3期.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