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清漂”攻关正紧张进行 水库不能再喝“疙瘩汤”
至今仍困扰葛洲坝电站的漂浮物聚集问题,当前又紧迫地摆在即将投产发电的三峡电站面前。据悉,湖北省省政府和中国三峡总公司正在组织开展打捞漂浮物并进行漂浮物资源化处理利用的研究,以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运行。
据悉,三峡水库将在2003年6月开始蓄水,工程即将发挥效益。但葛洲坝坝前每年聚集的漂浮物达约20万立方米。三峡水库蓄水后,如何解决漂浮物对三峡工程的影响已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
据了解,葛洲坝坝前的漂浮物大致有3类,第一类是原木、树枝、秸秆、稻草、灌木等自然漂浮物;第二类是沿江堆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第三类是因自然灾害产生的牲畜尸体、失控航标、铁驳等。这些漂浮物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国内水电工程中因漂浮物造成水电站停机、压坏污栅的并不少见。据统计,仅在1998年6月29日至7月18日间,葛洲坝电厂就因漂浮物积聚太多造成停机51台次。
据介绍,通过库底清理,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和《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类漂浮物可望减少,但其他漂浮物还难以在短期内绝迹。
(中国环境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