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走进水利
  • 国土资源部要求鄂渝高质量完成三峡库区防灾工程

    日期:2002-10-14

     

    国土资源部要求鄂渝高质量完成三峡库区防灾工程


          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 段世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对湖北省、重庆市有关防治工程进行大检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指出,三峡工程明年6月将开始蓄水,那些随时可能威胁三峡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地质灾害必须得到有效防治。湖北省、重庆市必须在蓄水之前,保证有关防治工程全部高质量完成。
       寿嘉华是在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湖北、重庆两省区的防治工程进行大检查时发表这些讲话的。10月7日至13日,检查组针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等方面,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检查、临时抽查等方式,先后检查了湖北省秭归和巴东的7处治理工程和重庆巫山、万州及重庆主城区的13处治理工程。
       寿嘉华说,从现在到明年4月底竣工算,期间有效施工期只有6个月,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繁重。目前两省市均已全面开工,但大部分项目都是近期才开工的,整体工程进度还不容乐观。要确保135水位蓄水到来之前完成治理工程,就必须采取措施,必须对所有治理工程的开工、完工、检验时间,做出明确的“倒计时”安排。
       她强调说,工程质量是千年大计。随着治理项目全面开工,要及时将工作中心转移到抓好工程质量上来。要提高工程监理水平,工程现场要有足够的监理人员,还要组织一批专家对已开工工程的监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察;要认真执行国家针对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发布施行的多项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检查团成员认为,湖北、重庆领导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十分重视,均采取了得力措施,落实责任制,各项防治工程的进度明显加快。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和问题。
       寿嘉华还提醒两地负责人,要谨防低价中标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隐患。她指出,一些项目的中标价只有已经审查通过的预算的40%至60%,这样的低价估计难以保证材料质量、工程质量和完成设计要求。这一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现全面开工

      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 段世文)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总投资40亿元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的工程治理项目现已全面开工。
       三峡大坝将于2003年6月1日起开始蓄水,6月15日水位将达到135米。以后水位逐年上升,2009年水位将达到175米。
       据介绍,长江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和重庆市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重庆市区和江津市共20个县(市、区)。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是滑坡、崩塌、泥石流。1982年以来,库区两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多达70多处,规模较大的40余处。三峡水库干、支流库岸总长达5300公里,蓄水后若发生水库塌岸,也将引发地质灾害。如果这些地质灾害未得到有效防治,将对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同时,这些地质灾害如未在蓄水前得到防治,将来治理的难度和投入的费用将更大。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部委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多次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和库岸稳定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评价,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国家专门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编制了规划。规划中的各项防治工程分别由重庆市和湖北省负责治理。重庆市列入规划的142个崩滑体项目中,已有139个项目完成了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审查、审批,并下达了投资计划。其中需要工程治理的项目有127个,已开工124个,占97.64%。湖北省列入规划的项目有56个,已开工53个。
       目前,湖北省、重庆市正抓紧时间推进防治工程的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