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走进水利
  • 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水利局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及水生态> 媒体聚焦

    【重庆日报】新闻发布会 | 未来5年重庆将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条以上

    日期:2023-08-28


    ▲6月8日,市新闻发布中心,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新闻发布会现场。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发布人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 江夏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邦平
    市住房城乡建委二级巡视员 卢斗昌
    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市河长办副主任 任丽娟

    6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到2027年,重庆将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条(座)以上(含水库,下同);到2035年,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0条(座)以上,让幸福河湖成为人民群众的“打卡地”“网红点”“风景线”。

    ▲6月8日,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新闻发布会举行,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江夏介绍相关情况。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经过全市1.83万名河长和社会各界护河人士的努力,重庆河长制进入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阶段。”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江夏在会上表示。

    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明确了幸福河湖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7年,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条(座)以上(含水库);到2035年,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0条(座)以上,构建起“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的江河新画卷。

    江夏表示,重庆将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五个方面高质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全面强化河湖长制,整体跃升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能级,打造具有区域特点、流域特色、重庆辨识度的幸福河湖。

    江夏说,“江河安澜”是幸福河湖建设的先决条件,重庆将强化水库联合调度、洪水山洪防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构建以堤防护岸为主、水库拦蓄为辅的流域防洪工程网络,加快建设以长江干流和18条主要支流为重点的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补齐中小河流防洪薄弱环节。到2027年,实施江河治理工程1000公里,推动全市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90%。

    “供水惠民”是幸福河湖建设的基础保障,重庆将扎实推进“一核两网·百库千川”水利行动,提速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和中小型水库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和重特大干旱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构建重庆现代化水网。到2027年,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100%、93%以上。

    “水清岸绿”是幸福河湖肌体健康的综合反映,重庆将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滚动编制实施“一河一策”方案,统筹开展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系统治理重点河湖,加强三峡库区消落带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到2027年,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水土保持率达到73%以上。

    “生态价值”是幸福河湖的发展动力,重庆将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挖掘河湖生态价值,打造依托河湖水系的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旅游发展区和优质服务业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水权交易、水土保持等项目碳汇增量交易。到2027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保持达标,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人水和谐”是幸福河湖追求的境界,重庆将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三峡移民文化,挖掘保护河湖遗产,打造水情教育基地、河湖科普基地、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风景区,强化亲水便民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亲水指数,严格河湖生态空间管控,推进水生态修复和系统性保护,恢复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到2027年,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0%以上。

    每条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周期1到2年

    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将撤销称号

    ▲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市河长办副主任任丽娟介绍相关情况。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市河长办副主任任丽娟表示,将围绕四个环节来闭环推动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

    首先是制定评价体系。我市将制定出台《重庆市幸福河湖评价规范》《重庆市幸福河湖建设、评定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又要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点、流域特色、重庆辨识度的幸福河湖。

    其次是对标组织实施。各区县将对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判辖区内河湖状况,逐条梳理查找差距、锁定短板,制定幸福河湖建设目标计划,科学确定实施时序、明确实施重点,编制实施方案,制定目标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河湖先行先试。

    同时要接受群众评价验收。每条(座)幸福河湖建设周期是1到2年,建设完成后,将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邀请河湖直接受益百姓评价幸福河湖的建设成效。老百姓评价符合幸福河湖规范后认定为市级幸福河湖,予以授牌。

    此外是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开展志愿护河、监督举报等拓宽群众参与幸福河湖管护的渠道,对群众反映存在突出问题的河湖,可撤销相关称号。

    第1号市级总河长令发布5年来

    重庆已累计整治突出问题近万个

    自2019年第1号市级总河长令发布以来,5年间,重庆已累计排查点位40万余个,整治突出问题近万个。

    “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与第1、2、3、4号市级总河长令既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是不断迭代深化、跃升能级的关系。”江夏说,连续5号市级总河长令凝聚了治河之势、完善了治河之道、升级了治河之策、汇集了治河之力。

    据介绍,自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发布市级总河长令,开展污水“三排”、河流“三乱”和提升“三率”以及强化“三实”专项行动,通过全覆盖排查、常态化督导、责任化整改、闭环化落实,累计排查点位40万余个,整治突出问题近万个,推动河湖面貌持续向好,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加强。

    幸福河湖建设是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大背景、大形势下的科学决策、战略选择和长期目标。江夏表示,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在科学评估前4号市级总河长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幸福河湖内涵、外延,系统建立了由防洪达标、供水保障、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等方面构成的幸福河湖目标体系、任务体系,较前4号市级总河长令,其涵盖的范围更广、涉及的领域更宽、设定的目标更高、实施的周期更长,更加符合中长期河湖管理保护的战略部署。

    确保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

    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3%以上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邦平介绍相关情况。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作为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方面,“宜居水环境”将通过怎样的措施,实现怎样的目标?在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邦平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我们将认真落实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要求,聚焦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王邦平说,今年的目标就是要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3%以上,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

    上述目标如何实现?重庆将“四管齐下”,即深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水环境管理效能。

    比如,重庆将紧盯全市46条重点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定期“体检”监测并按流域、河段解剖问题,开展重点流域督导帮扶,指导区县精准靶向治污,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督促推进梁滩河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实施,全力提升流域水质稳定性。

    同时,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建立完善“排查—监测—溯源—整治—销号”工作规范体系,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完成“三江”干流入河排污口70%的整治任务,以及涪江、阿蓬江、酉水河、芙蓉江等重要支流的“查、测、溯”工作和30%的整治任务,建成全市排污口信息化平台,着力提升排污口排查整治、设置审核、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培育一批示范区县、形成一批典型案例、积累一套典型经验。

    此外,聚焦生活污水雨污不分、雨季溢流等突出问题,我市将推动实施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工程,优先解决污水管网混入清水、溪水以及污水管网错接漏接直排箱涵等问题,持续提升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处理达标率。

    重庆还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大渝治水”水环境大数据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以数字赋能智慧治水,全面提升水环境管理效能,更加科学、精准支撑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中心城区已建成“清水绿岸”河段400公里

    6月8日,记者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已在中心城区建成“清水绿岸”河段约400公里,“碧水穿城、水清岸绿”的美好图景已然呈现。

    ▲市住房城乡建委二级巡视员卢斗昌介绍相关情况。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市住房城乡建委二级巡视员卢斗昌介绍,过去几年,市住房城乡建委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方面狠下功夫,滨江区域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改观,珊瑚公园、九龙滩等滨水公共空间建成开放,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入河现象大幅减少。

    “接下来,我们将以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为统领,配合市河长办深入做好河长制工作,推动全市幸福河湖建设。”卢斗昌表示,市住房城乡建委将加快推动“两江四岸”109公里岸线陆续建成开放,有序开展嘉陵江生态长廊建设,横向贯通滨江步道,纵向加强与城市腹地的联系,完善滨江驿站等公共服务配套,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为市民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亲水、近水公共空间。

    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方面,将建立健全防止新增城市黑臭水体和返黑返臭长效机制,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行动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城市黑臭水体巡查排查,确保“水体不黑臭”;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方面,到2025年,建设改造城镇排水管网3000公里以上,提升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吨以上,强化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确保“污水不入河”;与此同时还将持续强化“清水绿岸”治理提升,继续巩固溉澜溪、盘溪河、花溪河、桃花溪等建成河流的成效,强化河湖生态补水,恢复、提高河道生态功能,还市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景象。

    川渝持续开展“五水共治”

    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在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川渝两省市如何携手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任丽娟介绍了“五水共治”相关情况。

    任丽娟说,川渝两省市山脉相连、水系同源,河流相通、生态相依,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两省市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通过制度共建、河湖共管、流域共治、信息共享等深化协同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例如,长江干流川渝段水质保持为优,25个川渝跨界河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实现100%、较河长制实施前提升4个百分点。

    “接下来,两省市将继续用好幸福河湖建设这一重要平台和工作载体,以‘五水共治’进一步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任丽娟说。

    水安全共保方面,川渝两省市将建立对接工作机制,实时共享关键站点雨情、水情信息,加强跨界河流毗邻地区洪水趋势研判能力,加强联防联动和互调演练,形成川渝一体化水安全保障格局。

    水资源共济方面,川渝两省市将协同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等建设,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和水源储备能力,加快构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健全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保障重点跨界河湖基本生态流量。

    水生态共建方面,川渝两省市将严格管控河湖空间,加强岸线保护与修复,开展全流域跨界河流健康评价,联动实施琼江等跨界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加快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以长江、嘉陵江、岷江、沱江、涪江、乌江为主体的“六江生态廊道”。

    水环境共治方面,将召开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联席会议,开展川渝跨界河流联合暗访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常态化、规范化推进相关专项行动,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水系图、编撰特性图标集,推进南溪河等跨界河流130余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涪江水环境治理试点示范。

    水文化共润方面,川渝两省市将做好以长江、嘉陵江为代表的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力推进水文化特色场馆等建设,讲好新时代河湖治理的川渝故事。

    全文下载:【重庆日报】新闻发布会++未来5年重庆将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条以上.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