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超前研判部署明责任,打好防御主动战。清单化梳理“15类、57个”汛前准备事项。建立局领导包片、科站包镇街机制,压实“4+1”防御责任体系(区、镇街、村社、工程管理单位),更新公示72座水库、49个山洪危险区、16个防洪薄弱环节责任人信息并开展培训。完成137个超标准洪水、水库、山洪灾害预案修编,在风险点开展75场次、2600余人参与的多情景实战演练。
二是全面深入排查消隐患,打好防御歼灭战。聚焦重点领域,全覆盖检查“四张风险清单”(49处山洪隐患点、16个防洪薄弱环节、2座病险水库、2个在建重大项目)。累计排查整改隐患135处,实施行政处罚8起。开展碍洪整治,清除河湖库“四乱”问题5个,拆除违法建筑及阻水片林340余平方米。
三是深化数字建设增效能,打好防御科技战。与涪琼两江上游地区水利部门对接6次,签订水情共享协议。迭代升级区数字治理中心水旱灾害防御“驾驶舱”,完善“感知-研判-预警-调度”全链条数字化场景,整合8部门6300余个监测站点信息,实现风险“一屏尽览”,试点水库矩阵智能防汛。建立动态预警阈值与区域触发机制,创新AI语音“一呼四应、提级叫应”模式,预警反馈缩至30分钟内,成功应对3次强降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涨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