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黔江区探索创新“党建+河长制”工作机制,实现基层党建与河长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河库治理显成效。
一是优化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严格落实“两级党政、三级管理”机制,优化调整河长制组织架构,落实三级河长373名、“五长”494名,在渝东南率先建立“河长+河道督导长+河道警长+河道检察长+民间河长”协同共治机制。1-6月巡河完成率达293.86%,位居全市第一,发现问题837个,问题办结率达97.13%。
二是抓实工作责任。创新党政“双述职”机制,开展区、镇级河长专职述职,将党员干部履行河长职责情况纳入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重要内容。创新“暗访+通报+考评”机制,累计开展督查暗访6次,对发现的58个问题全区通报,限期完成整改。河长履职实名通报7个单位、15人次。上报水利部“四乱”问题34个,259条“一河一策”方案2025年度目标任务推进进度达74.87%,实施中小河流治理5条,完成6条河流健康评价、12条黑臭水体治理,全区河(库)水质均达到或优于管护目标。
三是聚合多元力量。创新“党委+党支部+党员”河流管护体系,注册机关党员志愿河长32名,聘任河长制社会监督员94名,将河长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支部“三会一课”等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依托“河长制特色主题党日”,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劝离下河游泳人员100余人次,“净滩”清理垃圾50余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