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底线思维,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各级干部开展防汛救灾能力培训,用鲜活的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正确认识极端天气的多发性和成灾性,从思想上加深应对极端天气认识,从行动上教会基层干部多点散发灾险情的应急处置方法流程,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抵御风险能力。
二是坚持以防为主,筑牢防汛基层基础。强化监测预警。完成朱衣、冯坪、大树、青龙4个水文站现代化升级改造,提升水文测报能力;加强薄弱环节风险点监测预警,进一步完善竹园、吐祥、兴隆、青莲等场镇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修编,落实防汛责任人、救援队伍、应急物资等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立联保机制。构建“村民自治、自我管理、守望相助、相互监督”的地灾“十户联保”工作机制,切实打通地灾防治“最后一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坚持群众优先,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推进水毁水患重建,组织专家进行农村房屋安全鉴定,加快受损农房修缮、倒房重建、水利工程修复加固及道路抢修,确保各类设施安全有序运行。谋划防汛防洪项目。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聚焦河湖安全、生态安全、中小河流水文预警监测,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加快补齐短板,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