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河长办以贯彻落实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为抓手,借助河长制“数字一体化”模式,有序推进市级幸福河湖建设。目前,龙河丰都段实现防洪安全保障率100%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以上,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打卡地”,走出一条幸福河建设丰都“新模式”。
一是依托“数字媒体”,系统治理河湖。以“丰都手机报、丰都新闻网、抖音官方平台”等新型数字媒体为依托,主动向全社会公布河长制责任体系、工作内容,“谁的河、怎么治、治得怎么样”在“数字媒体”上完整呈现,将疑难问题解决跟踪落实机制体制清单化、公开化。依托“数字媒体”,促进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累计修复27个乡镇管网建设,分类整治排污口304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千米,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逐步提升,全面消减内源和面源污染,精细化推动河湖的长效管理。
二是依靠“技术装备”,提档升级管理。为增强幸福河湖科技助力,全县完成河流沿线115个前端感知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建立遥测终端、墒情监测、电波遥感及智能识别系统,全方位提升数字信息化水平,发现并登记违规垂钓人员信息295人,处罚非法捕捞21人,梳理河流问题120个,发出督办通知书34件,大大提升河湖治理效能,实现河湖可感、可观、可管,进一步推进河湖治理科学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三是助推“监管平台”,彰显亲水特色。结合城市“山水智城”定位,全县累计建设32处小水电生态基流监管平台,可24小时实时监督小水电下泄的生态基流数据,促进河流自然健康流动。持续传承弘扬2处重点水文化遗产,40余处河流专属水文化遗产及丰都水利精神,通过数字多媒体以“声、光、影、触”等多角度呈现。同时,在国家示范河湖龙河沿线设置亲水步道9.5公里,交通标牌、亲水平台、安防设施及公共厕所等36处以上,并安装9个实时监控视频,配备即时报警等装备设施,让智能数据为生态护航,为群众保驾。
四是借力“智慧河长”,实现共治共享。充分利用好“智慧河长”平台,将手机APP等智能设备运用到河流管理工作中。利用平台在全县各级河长开展相关培训360余人次,推广使用“智慧河长”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巡河地点手机定位、问题手机上传、整治效果手机反馈。同时,通过“丰都河长”公众号建立互动机制,实现与群众良性互动,累计获得留言建议189条,其中37条可行建议得到采纳实施,形成幸福河建设良好社会共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