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导流明渠截流的临近,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导流明渠截流不会“告别三峡”,三峡风光也没有任何变化。
他解释说,导流明渠截流只是截断了长江三峡坝址的最后一段河道——350米宽的“人造长江”。截流后三峡不会蓄水,除了行船方式由明渠改走船闸外,对游三峡暂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按照三峡工程建设计划,在导流明渠截流后,将修起一道海拔高程140米的混凝土围堰用来挡水。明年6月,三峡大坝将下闸蓄水。至6月15日坝前水位蓄至海拔135米高程,三峡大坝坝前到重庆涪陵的江面水位将有不同程度抬高,但对三峡风光影响甚微,峡谷感丝毫不减。
据专家介绍,三峡大坝蓄水将分3个阶段。明年6月大坝下闸蓄水至海拔135米水位后,三峡水库将在这个水位时运行至2007年,这时水位升高至海拔156米水位,三峡大坝最终的蓄水高程是海拔175米水位,这个水位要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才会达到。即使蓄水到了175米,也不会“告别三峡”。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起点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终点在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0多公里。这道世界上最著名的“峡谷画廊”以“雄”、“奇”、“险”、“秀”为特色。蓄水后三峡的这些特点将不会改变。比如以雄伟闻名的瞿塘峡和以幽深秀丽著称的巫峡,峡谷两岸山峰峰顶海拔高程都在1000至1500米之间,三峡坝前蓄水到海拔175米水位后,瞿塘峡和巫峡的水位仅升高30至80米。巫峡中最著名的神女峰,峰顶海拔高程为922米,三峡水库也只淹到山脚下。三峡蓄水后,“神女”依然无恙。
西陵峡距大坝最近,淹没影响相对较大。由于这里峡谷两岸的山峰高程较低,一般在海拔500米左右,蓄水后峡谷感略显减弱,但其秀丽的峡谷格局总体不会改变。据专家介绍,三峡水库蓄水到海拔175米高程后,其水位也会有较大变化。为满足长江中下游防洪要求,每年5至10月长江汛期,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要由175米降至145米,而这时正是三峡旅游的黄金季节,山峰会显得更高,峡谷感又会增强,游客们可以感受三峡“昨日重现”。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人说,明渠截流不会“告别三峡”,三峡工程建成后也不会“告别三峡”。随着大坝蓄水,“永远的三峡”将出现“高峡平湖”,形成许多新的景观,“峡谷依旧,新景倍出”的三峡将更为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