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顺利通过正常蓄水验收
来源:水利部网站
2009年9月2日
会场
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组长、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并讲话
验收组副组长、水利部副部长矫勇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
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主持开幕式
验收组副组长、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讲话
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会议8月27-2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地召开。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顺利通过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组长、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出席并讲话。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主持开幕式。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出席并讲话。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三峡枢纽工程稽察组组长王武龙,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副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农委副主任索丽生,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等出席会议。枢纽工程验收组办公室主任、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等出席会议。
这次验收是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负责的最后一次验收,也是三峡枢纽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前的一次全面检验。验收组全体成员深入三峡电站厂房、坝顶泄洪坝段、坝顶升船机坝段、船闸等工程现场,详细察看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情况,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系统检查枢纽运行状况,从工程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判断。验收组全面听取了工程建设、安全鉴定和技术预验收报告,针对验收的相关内容,严谨细致,发扬民主,分领域、分部位、分专业认真审查,深入讨论,严格把关。验收组讨论并通过了《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鉴定书》。验收组认为,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的条件已经具备,同意验收。
陈雷指出,三峡工程初期运行以来,经受了大自然的考验,防洪效益显著,发电效益巨大,航运效益突出。同时,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充分利用调节库容,为下游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峡三期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是对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的全面总结,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
陈雷强调,要切实加强三峡工程运行管理和库区管理。要认真做好今年汛末的试验性蓄水工作,进一步分析研究三峡蓄水运用调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正常运行期的调度管理提供参考和经验。同时,要着眼于工程长期运用,着力强化工程调度管理和运行维护,切实用好管好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让三峡工程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第一,加强监测维护,确保三峡工程安全运行。要始终坚持安全运行第一的原则,抓紧落实各项运行管理措施,加强对枢纽泄洪、电站及船闸等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尤其要加强对枢纽各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及其资料分析,及时掌握工程各建筑物和设备的运行工况,对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建筑物和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优化工程调度,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要将防洪调度、发电调度、供水调度、生态调度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电调服从水调、发电与航运服从防洪的原则,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加强梯级优化调度研究,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确保三峡工程科学运行,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掌握泥沙规律,保证水库长期运行和下游河道稳定。要进一步观测三峡水库及长江下游河道的泥沙运动和冲淤演变过程,积累泥沙运动变化的数据资料,掌握淤积规律。对重庆主城区和水库变动回水区的港口和航道的淤积要继续予以重视,提前做好水库消落期进行疏浚治理的准备。要针对下游河床的演变及时开展相应的规划和治理,及早启动长江中下游河势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堤岸安全,满足通航要求。
第四,统筹开发保护,切实加强三峡库区水资源管理。三峡库区水资源管理是长江流域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关三峡工程的长期运行,事关长江流域的整体利益,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完善信息通报共享机制和决策会商机制,进一步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协调上中下游的关系,兼顾行业、地区和用户的需要,统筹治理开发与节约保护,确保三峡工程的良性运行和长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矫勇指出,三峡工程在论证、立项、建设、验收过程中所体现的充分尊重、高度重视公共利益的精神和严格遵守建设程序、依法依规办事的工作态度,是三峡工程论证和建设中十分宝贵的经验。他强调,在三峡工程后续工作中,要认真落实验收组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抓紧妥善处理,不留任何隐患;要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保障三峡工程安全稳定运行;要进一步加强水库优化调度,坚持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等效益的关系;要按照安全、科学、稳妥和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做好2009年试验性蓄水准备工作;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探索和掌握三峡工程调度运行规律。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靖夷、罗绍基、陈厚群、马洪琪、梁应辰、梁维燕、曹楚生、郑守仁、张超然等验收组成员出席会议。
此前,以潘家铮院士为组长、由国内40多位权威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于8月23-26日完成了正常蓄水(175米水位)技术预验收,提交了《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技术预验收意见》。
验收组现场察看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