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6日19时讯(记者邱小雅)“现在河流干净了也不臭了,天天都要带孙孙来散步。”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跟随市生态环境局来到永川区棠城公园的健身步道,不少市民正在此散步。昔日黑臭的临江河支流红旗河如今已经清澈见底,这里也成为了市民的休闲好去处。
据介绍,临江河发源于永川区宝峰镇华家寺,是长江一级支流,全长100公里,其中永川境内88公里,流域常住人口近72万人。但近年来,随着沿岸产业加快发展和人口不断集聚,加之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造成临江河流域水质由清变浊,特别是城区5条河道污染严重,成为黑臭水体,水质严重不达标。
2017年3月,永川区启动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按照“查清源头、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建管并重”的工作思路,首先开展了溯源工作。历时半年对城区地下704公里的一二三级地下管网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对全区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管理和排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历时一个月,排查出城区各类直排污染源12449处。组织专业机构采取非金属探测和内窥探测方式,对城区704公里一二三级地下管网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破裂、渗漏、堵塞、雨污混接等问题突出,其中老城区病害率达70%,新城区病害率达30%。
查清“病因”后,永川区便对症下药,又启动了污水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站)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三大工程”,并着手对河道进行清淤,在河里栽植水生植物。
数据显示,目前,城区已新建污水管网51公里,修复原有管网417公里,乡镇也新建二三级管网233公里。此外,我们还新建污水处理厂29座,提标改造30座。”卢勇说,通过补齐短板,“污水收得进、流得走,污水处理厂处理得了”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治理成效也逐年显现,水质不断提升,城区2017年初步消除了城区黑臭水体,2018年通过国家住建部验收;全区主要流域水质稳步提升,临江河、九龙河、小安溪三条河全年均值为Ⅳ类,九龙河、小安溪接近Ⅲ类,临江河茨坝出境断面水质2017年均值为劣Ⅴ类,2018年均值为Ⅴ类,2019年1-12月均值为Ⅳ类,7、11、12月三个月达到Ⅲ类,实现了水质稳定达到Ⅳ类的三年预期目标。
永川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工程负责人卢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三大工程”,完成既定建设任务,同时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餐饮行业、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力争临江河水质在稳定达到四类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尽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的总目标。
(来源:华龙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