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吹响监测“预警哨”。实时追踪水雨情动态,及时预警预报,形成“全天候、多维度”预警矩阵。截至目前,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响应 5次,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5000余条、水情预警5期、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9 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期、水情通报17期。
二是拧紧整治“安全阀”。对22处水库、40处农村供水工程及附属设施开展全覆盖排查,聚焦山洪灾害区、防洪薄弱点等“八类风险”领域,实施清单化动态监管。截至目前,累计排查整治水库裂缝、设备老化等突出问题 5 个,完成水毁修复项目 2 处。
三是织密应急“供水网”。修订《农村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一镇一案、一厂一策”定制化要求,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精准开展送水入户,解决季节性缺水导致的 500 余人饮水困难。投资 1900余万元实施易旱区域水源工程建设等供水保障项目 26 个,完工后可改善 11.26 万人供水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