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研判强部署。召开水旱灾害趋势会商会,会同应急、气象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动态修订区级预案,构建“区-镇-村”三级响应体系;落实77座水库、16处防洪薄弱点、49个山洪危险区“三个责任人”制度,拉网式排查136条河流。
二是数字赋能提效能。打造水旱灾害防御综合平台,集成1357万条实时数据,融合遥感监测与AI算法,生成可视化“水旱灾害防御作战图”;闭环管控16个防洪薄弱点、49处山洪危险区,依托143个自动监测站24小时预警。
三是双链保障筑防线。强化流域协同会商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演练66次、参与1700人次;配合区应急局组织镇街分段、分类开展救生高台、防洪薄弱环节等重点区域,应急电源、生活物品等重要物资摸排,确保汛前实现“双备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