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水利局  >  媒体关注

重庆:水润民心福泽后人

日期:2021-01-26

“看,这水多干净清亮。”临近中午,重庆市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村民何祖灿拧开家中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他一边冲洗蔬菜,一边喜滋滋地说:“现在水压高了,生活可方便了。”

还有许许多多与水相关的幸福场景正在重庆山城上演。“十三五”以来,重庆市抢抓脱贫攻坚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着力改善农村饮水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目前,全市建成以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辅、分散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供水人口达2350.6万人,全面解决了168.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贫困人口供水入户率达到99.73%,实现了农村饮水从“有水喝”向“喝好水”的巨大转变。

以“水源工程三年行动”为抓手 凝心聚力补水源工程短板

重庆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喀斯特地貌突出,呈现典型的“人在高处走,水在低处流”的特征,虽有丰富的过境水,但开发利用难度大。全市多年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 7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四、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一,属中度缺水地区。已建成水利工程可供水量79亿立方米,仅占当地水资源量的14%,现全市实际用水量已达77.4亿立方米,接近可供水量上限,预计2030年需水量将达107亿立方米。

水源工程是保障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前提。为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2018年,全市启动实施了水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投资1270亿元,拟实施232个重点水源项目,着力解决水源问题。现已完成初设审批112个,新开工64个,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跳蹬水库、向阳水库、福寿岩水库5个大型工程列入国家2020—2022年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大滩口水库扩建工程列入预备名单。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全市累计建成水库共计3076座,总库容约126.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8座、中型水库103座、小型水库2955座。目前,全市水库年供水能力约27亿立方米。

以巩固提升工程为抓手 凝心聚力补农村供水设施短板

供水设施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基础,重庆市农村饮水保障工作先后经历“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个阶段——

2004年以前“饮水解困”阶段,投入8亿元,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地区245万人“有水喝”的问题;

2005年到2015年“饮水安全”阶段,投入110亿元,解决了182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消除高氟水、苦咸水、铁锰超标等饮水不安全问题;2016年至2020年“巩固提升”阶段,已累计投入76亿元,持续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受益人口1409万人。特别是2018年以来,通过争取中央支持、市级补助、地方自筹,充分利用财政预算资金、三峡后续资金、后期扶持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打资金组合拳,发挥资金捆绑的“拳头”效应,累计筹资51.2亿元,其中市级以上财政预算资金倾斜支持14个国家级贫县8.36亿元,占市级以上资金的77%,重点支持修建水厂、蓄水池、改造供水管网和配套净化、消毒设施等。

重庆市水利局紧紧抓住国家分期解决农村饮水的契机,累计争取投入各类资金193.2亿元,弥补农村供水设施不完善的短板。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村供水工程44.9万处,设计供水能力476万立方米每天,覆盖农村人口2350.6万人。其中,集中供水工程3.6万处、覆盖2068.8万人;分散供水工程41.3万处、覆盖281.8万人。集中供水率达88%、自来水普及率达86%,比“十三五”规划目标分别高出了3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农村人口供水入户比例达到97.5%,农村供水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以解决“三缺”难题为抓手 凝心聚力补运行管护短板

农村饮水工程能否持续有效运行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目前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6万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的规模化供水工程有685处,千吨万人以下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有35315处、占98%。

早在2016年,市水利局就争取市人大常委会颁布《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农村供水管理提供法制保障,成为全国8个最早制定农村供水条例的省市之一。尽管在运行管护方面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但部分供水工程缺制度管、缺人管、缺钱管“三缺”现象仍然突出,尤其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是运行管护难点。市水利局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要求,紧紧围绕“管”字做文章,围绕“管”字出效益。

——致力解决“缺制度管”的问题。2019年,市水利局选择了13个区县在全市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试点,积极探索建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责任、设施建设、水质监管、运营管理、有偿用水、运行管护激励等方面推进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区县还出台了县级农村供水管理办法。

——致力解决“缺人管”的问题。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管护区县政府主体责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人、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人“三个责任人”,公开 2 700余处千人以上供水工程管理单位、责任人、服务电话和监督电话等信息。685处规模化供水工程已全部实行企业化管理,近3万处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落实了管护责任人,贫困区县共落实公益岗位管水人员800余名。

——致力解决“缺钱管”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村有偿供水机制建设,梁平、荣昌区实现集中供水计量收费率100%,2019年全国农村有偿供水工作推进会在梁平区召开。目前,全市千人以上工程水费收取率达95%,千人以下工程水费收取率93%。为切实解决管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建立运行管护经费财政补贴机制。2019年以来,市、区县积极争取将维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决维修养护经费缺口。2020年,中央、市级、区县解决维修养护财政资金共计2.3亿元,有效保障了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致力加强水质监测。在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按国家法定职责加强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市水利局充分发挥市水质监测中心和35个区县水质监测中心的作用,加强行业内部水质监管,建立分区域水质检测季检制度,督促区县按规范进行水质监测。市水利局还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扶贫办制发了《脱贫攻坚阶段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区县水质监测指导,保障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水利部肯定。尤其是2019年8月以来,加大水质监管力度,全市累计检测集中供水工程2.66万处,占集中供水工程的73%,检测分散供水工程3179处;2020年春节期间现场取样抽检水质1318处,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供水安全。

以建立“三查”监管机制为抓手 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动态“清零”

自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以来,市水利局建立了“区县排查、行业核查、市级督查”动态监管机制,全覆盖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尤其是2020年以来,市水利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开展“三查”,确保在脱贫攻坚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组织区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大排查。组织37个区县对930个乡镇(街道)、9000个村(社)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排查饮水安全达标、工程运行管护、群众反映问题查处情况。

——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业大核查。从区县水利部门和局机关、事业单位抽调57名精干专业人员,组成19个工作组,对18个贫困区县和3个非贫困区县开展为期1周的蹲点式抽查复核,核查区县排查情况。

——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市级大督查。市水利局成立9个督导工作组,建立“局班子成员包片、处室(单位)包区县”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局领导带头暗访,对区县排查、市级核查情况再抽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落在实处。自2020年4月以来,市水利局9名局级干部以现场检查和暗访形式,共督查28个区县,占全市有扶贫任务区县的84%,59个乡镇、82个村(涉及农村供水人口19万人),走访农村居民193户、查看供水工程77处。目前,全市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到了国家脱贫攻坚现行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全国水利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