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水利局  >  媒体关注

人民网:与洪峰连续奋战28个小时 风雨中与时间赛跑的水文人

日期:2020-06-23

人民网重庆6月23日电 “快快快,李红,数据!数据!”在揽道控制室的刘劲梅,已经不知道像这样对着对讲机呼喊过多少次了,每一次洪峰过境前后,他们都是如此,跟时间和洪峰赛跑。

刘劲梅是重庆五岔水文站的站长,55岁的她从1985年来到五岔水文站工作以后,除中途因工作调动离开了3年,其余数十年时间一直以站为家,“每次洪峰前后,我们都是这样,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是常有的事,几十年来我习惯了,我喜欢这份工作。”


五岔水文站站长正在观测点与站员沟通水文数据信息。 通讯员 刘成星摄

6月22日10时,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发布五岔站洪水橙色预警。受降雨影响,11时50分,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将江津区綦江五岔站洪水橙色预警升级为綦江流域重庆段全线洪水红色预警,预计江津区綦江五岔站未来8小时内将出现超历史洪水,最高水位将超过保证水位(200.51米)5.7~6.3米左右,涨幅约10~11米,这也是水文总站历史首次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江津区綦江五岔水文站位于江津区贾嗣镇,是綦江流域控制站、国家一级水文站和中央报汛站,建立于1940年,是重庆建站时间最早的水文站,迄今已向水文总站(原重庆市水文局)、国家防总、长江委水文局、三峡梯调中心、长委上游局等单位提供了80年的珍贵水文数据。在这次“迎战”綦江最大洪峰过境中,这个重庆“最老”水文站提供的水文数据,直接影响着沿线政府、防汛部门进行防汛抢险决策。

早在今年年初,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便对綦江河防汛形势进行了预测,预计綦江河今年汛期可能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于是,刘劲梅和同事李红从4月3日便开始了汛期24小时值班,并进行各种汛前准备。这几天,两个人熬更守夜,人手已明显不够。22日上午9时,市水文监测总站派8名工作人员前来增援,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五岔水文站站员李红在记录水位。 通讯员 刘成星摄

在这次的洪峰测量工作中,李红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记录水位数据,本来是6分钟观测一次水位,可他却顾不得时间,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纸,从一大早开始一直持续不断地在记录,19时左右,雨渐渐飘起来了,他为了保护手中的水位数据资料不被雨水打湿,用头部和肩膀撑着雨伞,在观测点工作了3个多小时,站起来的时候,脖子已经疼得不能转头了。

6月22日20时,洪峰经过江津綦江五岔站,最高水位205.85米,超过保证水位5.34米,超过1998年洪水水位0.30米,已达建站以来最高水位。


在漆黑的夜里,刘劲梅骑车前往200米以外的测量点观测比降。 通讯员 刘成星摄

此时的刘劲梅,已经连续工作了近14个小时,为了方便随时取笔记录数据资料,刘劲梅把铅笔插在了头发里,每次测流后,她都要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往200米以外的测量点,再去观测比降,从今天早上8时开始,她已经不知道如此来回反复过多少次了。刘劲梅告诉记者,今年她就要退休了,想到要离开工作岗位,她还有些不舍。


水文站的工作人员蹲在测量点旁吃午饭。 通讯员 刘成星摄

测流量、测流速、测沙、观测比降、观测水位……这一天下来,水文站工作人员的衣服从来都没干过,没下雨的时候是汗水,下雨的时候是雨水,他们顾不得衣服是不是湿的,一心念的都是能够完全准确地记录这次洪水过境的全过程。对于江河纵横、水系发达的重庆来说,水文站就是守护江河的“眼睛”,每一次水文工作者们提供的精准水文数据,都为地方政府、防汛部门科学决策和抗洪抢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洪峰过后,水文站的工作人员还将对退水水位、流量、泥沙等多个水文要素进行监测,记者22日晚23时30离开五岔水文站时,他们还在继续监测数据,截止至记者发稿前,五岔水文站和渝北中心巡测队工作人员已连续工作28小时,全时段观测水位,流速仪测流量27份,取泥沙水样13份。(胡虹、刘成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全国水利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其他网站